Toggle navigation
名言佳句大全
名人名言
分類名言
作品名言
其他內容
tw117
格言語錄
人生感悟
愛情感悟
勵志文章
簡訊大全
詩詞欣賞
名言佳句大全
分類
自己
關於“自己”的名言佳句、經典語錄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死生問題夠大了吧,不會觸動他的內心, 影響他的行為。天塌下來,地陷下去,也不會使他有失落感。他不假借什麼等待什麼,所以內心安定,不隨外物變化。外物不管怎樣變化,小變化雙腳變獨腳,大變化桑田變滄海,他都不理睬,仍堅守自己的觀點。 )
——
莊子
《
莊子·內篇·德充符
》
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天下萬物都不知不覺地生長而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生長,同樣都不知不覺地有所得而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有所得。
——
莊子
《
莊子
》
《外物》的思想主旨其實就是一句話: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客觀確定的標準。現實與理想始終有差距:一是客觀事物本身是不確定的,人的活動受客觀條件製約;二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判斷是非難定,對錯難分;三是每個人對自己命運的判斷也是各不相同,期望也不同。
——
莊子
《
外物
》
征服別人的人是強人,征服自己的人是偉人。
——
老子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更能彰顯自己;不自我誇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期有所長進。自己不要別人爭利,那麼所有人都會為你讓路。 )
——
老子
《
道德經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壽者,有百分之三十;短命者,有百分之三十;本可長壽而因自己行為不當跳入死地的也有百分之三十。 )
——
老子
《
道德經第五十章
》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辯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譯文:真實可信的言語不華美,華美的言語不可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譯文: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不巧言善辯,巧言善辯的人不善良。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譯文:有真知灼見的人不求知識廣博,有廣博知識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見。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譯文:聖人不私自積藏,他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盡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天的法則是利於眾人而不妄加傷害,聖人的法則是施惠眾人而不與人爭奪。
——
老子
《
道德經
》
不能自強不息,不可能達到遠大的目標;不勤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發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對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親近;自己不講信用,不可能使別人對自己講信用;不拿出誠心而謙遜地對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禮義。如果能夠慎重地從這五個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夠做得長久。
——
孔丘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
孟子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
孟子
兼相愛,交相利。
(既愛自己也愛別人,與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
墨子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
(君子不用水為鏡子來照自己,而用賢人為鏡子來照自己。)
——
墨子
誌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對於一個立志高遠的人來說,最大的困難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 )
——
韓非子
言不遠身,言之主也;行不遠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謂之有聞矣。君子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聞,則廣大矣。高明廣大,不在於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譯文]言論不離開實際去做,是言論有根本;行動不離開親身去體驗,是行動有根本。言論和行動都有根本,就能使自己的知識見聞得到豐富。君子尊重知識,就能夠使德行高超明達;把知識運用於實踐,就能夠使事業寬廣宏偉。德行的高超明達,事業的寬廣宏偉,不取決於別的,取決於意志的加強罷了。
——
曾子
《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讀書人不可以不堅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奮鬥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遙遠嗎? )
——
曾子
《
論語·泰伯
》
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
[譯文]君子自己好,也喜歡別人好;自己有才能,也喜歡別人有才能;即使有的事自己沒做好,也不要牽連別人。
——
曾子
《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
君子不絕小不殄(tiǎo)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則願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
[譯文]君子不因為小的、不明顯的善事而不去做,自己做不明顯的善事不一定要求別人也去做,別人知道這樣做是我的願望,假如別人不知道,就自己知道算了。
——
曾子
《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
在旅行里,修正自己的膚淺跟主觀,明白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才是好的旅行。
——
文子
《
尼泊爾很美
》
古者聖人在上,政教平,仁愛洽,上下同心, 君臣輯睦,衣食有餘,家給人足,父慈子孝,兄良弟順,生者不怨,死者不恨, 天下和洽,人得其願。 (古時候聖人在位,政治教化清平,對天下人民廣施仁愛,上下同心協力,君臣之間和睦共事,衣食豐足,家有饒餘,父親慈愛,兒子孝敬,兄長善良,幼弟和順,生活著的人沒有怨恨,死去的人也沒有遺憾,天下和諧,人們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 )家給人足的出處
——
淮南子
《
淮南子·本經訓
》
學以益才也。
翻譯:求學是增加自己的才能。
患生於疏忽,禍起於細微。
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人材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用。
受學重問,孰不能成。
——
劉向
《
說苑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名言推薦
故事
我們
我說
恐懼
星星
可笑
知己
懶惰
決絕
混沌
感傷
熱戀
底線
西遊
意境
名人名言推薦
呂本中
木心
莎士比亞
梅耶荷德
8848老總王俊濤
馬基雅弗利
(唐)賀蘭進明
《詩話》
(清)林則徐
沈泰
作品名言推薦
題稚川山水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公主日記
病隙碎筆
醫生
哈克貝利· 費恩歷險記
蘇魯支語錄
和拉法特的談話
國境以南
海賊王.路飛
© 2016
簡訊大全
tw117.com